星期五, 8月 01, 2025

臨濟宗六妙門禪法應對幼年期焦慮

《六妙門禪法治療幼年焦慮深井效應的應用指南》,讓它有步驟性又貼近心理調適需求:

---

🪷 六妙門禪法對治幼年焦慮深井效應

🌱 應用指南(適合個案或輔導者使用)

---

🧘 🔰 前期準備

1. 安全環境建置

確保個案有心理安全感(避免孤立靜坐時被創傷記憶淹沒)。

可在諮商師、禪修指導員或支持性團體陪伴下進行。

2. 練習原則

🕊️ 循序漸進:每步驟 3~7 天適應期,時間短→長。

🪜 先短時多次練習(1~3 分鐘),再慢慢延長。

❤️ 無批判心態:允許分心、不需強求「完美」禪坐。

---

🪷 🌸 六妙門治療步驟

1️⃣ 數息:收攝散亂心

方法:

閉目輕鬆坐姿,覺察自然呼吸。

每吸氣或呼氣時心中默數「1, 2, 3…」至10,重複循環。

目標: ✅ 集中心神,緩解焦慮雜念。
✅ 幫助身體從「戰/逃」模式轉換到「放鬆」模式。

---

2️⃣ 隨息:覺察呼吸流動

方法:

放下計數,只觀察呼吸進出鼻端的冷暖、長短。

不需刻意調整呼吸,只是「看著它發生」。

目標: ✅ 增強當下覺察力,讓注意力穩定在呼吸。

---

3️⃣ 止息:安住當下

方法:

心不隨念頭漂移,專注於呼吸的起落。

當雜念升起,不壓抑也不追隨,輕柔回到呼吸。

目標: ✅ 練習與焦慮感共處而不逃避,培養「心的定力」。

---

4️⃣ 觀息:洞察無常

方法:

在定中觀察呼吸的變化(氣息起滅、無常流動)。

延伸到覺察心念起滅,體驗「念頭如雲,來了又去」。

目標: ✅ 鬆動「痛苦永遠不會過去」的認知偏差,
✅ 提升心智的彈性。

---

5️⃣ 還源:返觀心性

方法:

進一步觀察「誰在覺察呼吸」?

慢慢轉向內心深處,體驗不執著於念頭的「覺知本體」。

目標: ✅ 修復自我價值感,建立內在的接納與平靜。

---

6️⃣ 靜慮:止觀雙運

方法:

止(定)與觀(慧)融為一體,保持「寂而照」的狀態。

不再執著於呼吸,而是安住在覺性中。

目標: ✅ 深層整合心靈,解開焦慮的深井效應核心困局。

---

🌿 輔助技巧

📖 短語提醒:默念「呼…吸…,我很安全」。

🖐️ 身體支持:搭配腹式呼吸或正念伸展。

🪞 情緒共調:與心理師同步進行情緒支持。

---

⚠️ 注意事項

✔ 避免長時間靜坐於創傷初期(恐誘發強烈情緒)。
✔ 如果焦慮強烈,先由身體放鬆法(如慢走禪)開始。
✔ 過程中若出現強烈痛苦記憶或情緒失控,應立即停下並諮詢心理專業。

---

✅ 治療進展指標

階段 標誌

初期 雜念稍減、呼吸較平穩
中期 情緒波動減緩、覺察力提升
深入 可容納焦慮感、不被帶走
穩定 心境持續安定、思考更有彈性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