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6月 24, 2006

中醫文化之衰頹

中醫文化根基於傳統中國人的宇宙人生觀,捨此則成無根之零碎知識,傳統中國人的宇宙認知以陰陽為二元對立分類方法,以五行為特殊性質分類標示。
在封神演義一書中分封一百零八將包括三十六天罡及七十二地煞,完整地表達了中國人對宇宙天地的認知,每一位封神人物皆跳不出三界之外局限於五行之中,而各霸一方居於代表其特性之位置,完整地表達了中國術數系統的特性。
現代華人從小接受全盤西化的知識論系統之教育,對天地間星羅棋布之存在並沒有以中國人知識系統加以認知分類的能力。傳統中醫對人體的基本認知﹕如「陰成形、陽化氣」、「肝屬木性、心屬火性、脾為土性、肺有金性、腎居水性」,對現代人而言毫無此認知。更毋論於「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或「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等生剋乘侮的關係。故爾中醫文化已失去其生存之土壤,其衰頹實自五四運動始,就註定其危亡難續之命運。
中華民國創建以來,教育系統及衛生醫藥系統全盤西化最力,在大陸時代衛生署即主張全面以新西醫取代舊中醫,避居台灣更變本加厲,醫藥衛生單位將中醫藥視如不見,只有一個中醫藥諮詢委員會在衛生署中當個不顧不問的單位。而教育系統更只在國文知識課中有提到神農嘗百草和華佗刮骨療傷的中醫藥故事。對飲食認知只有營養成份而毫無寒熱溫涼等四氣五味介紹。
故爾中醫文化土壤之再造殊非易事,必也由中國傳統宇宙觀與知識論始,在後現代的分眾文化中,期有一族今之古人存續此危亡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