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8月 27, 2015

打造微環境氣候

康健雜誌186期2014.05.06 作者:林貞岑

用冷暖氣及除濕機打造舒適的微環境,連建廷行醫20多年從未生過病。

相對濕度控制在50%,溫度控制在攝氏26~28度,冬天減2度,連建廷認為,適當的溫、濕度能調節人體氣血循環強度、減少微生物感染的機會。「人待在裡面輕鬆自在沒壓力,自然能把身體的氣養足,」他說。

16年前,連建廷心疼太太半夜要起床幫年幼的孩子蓋被,心一橫,就買下當時超過上班族月薪的變頻冷暖氣機,要價四萬多元,但從此免去半夜幫孩子蓋被的苦差事,孩子只穿件薄長袖、長褲、蓋件薄被睡覺就好了,冬夏都一樣,不用擔心著涼。

連建廷的診所、住家,處處可見溫濕度計,堅持溫濕度調整是有原因的。大學念植病系使他十分熟稔氣候對人體影響,「台灣的冷氣都調太冷,尤其是公共場所,」他指出,國外醫療氣象學所說的舒適溫度是攝氏21度,這種溫度對耐寒的歐洲人來說剛好,但台灣人皮膚較、薄散熱佳,耐熱不耐冷,攝氏21度太冷,他認為冷氣調到26〜28度最舒服。

每年10月前後,連建廷會把冷氣調整在攝氏28度,11月隨氣溫降低減1度,到了12月調成攝氏26度(寒流來臨調降到攝氏24度),讓身體慢慢適應氣候轉變。

只有溫度還不夠,配合濕度調降,才能營造舒適宜人的微環境。長久以來,連建廷一直把室內濕度控制在50%,讓身體的水分蒸發,人才不會悶住。

空氣流動也影響人對溫度與濕度的感覺,因此夏天除了冷氣,連建廷會開電風扇讓空氣流動,常有家長驚嘆,「怎麼小寶寶來到診所都睡得很香甜?」

寒流來襲又濕又冷,但連建廷的診所內乾爽舒服,有如置身春天花園。

連建廷說,現代人已經夠勞心了,不要再花太多力氣對抗天氣,把小環境的溫度濕度控制好,精氣神養足了,就能去對抗外面的惡劣氣候。